郑忠与学者、诗人微言
2009年间,我客居深圳观澜湖,一晌午有客来访,观画谈诗品茗,蕉影婆娑,清风习习,相见恨晚,一壶茶未尽,微言先生欣然邀我去梅林关打篮球,于是始有往来、空谈阔论,不着边际,始了解先生仕途厌倦、商海泅渡、卓尔不凡、幡然醒悟,人生苦短,遂金盆洗手,洗尽铅华、退隐林泉,离群索居、渔樵为伍,吟风弄月、林下风范的传奇人生。
今微信上获贤弟分享新作《西湖漫笔》,阅后感慨不已,处处无非菩提海,山山尽是普陀崖,老子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微先生是有真领悟者也!
人生过半,去日苦多,该做的事多做做,不该做的事少做抑或不做,
惟有空空是大道!
前排左五为微言先生,专程从深圳过来捧场。
与郑忠书
微言
为诗为书为画,能得精其二者,今人已不多见;能似古人“一窍通时百窍通,诗书绘事几争工”者,环顾身边良师益友,惟郑忠耳。能枯坐室中几个时辰,亦能雄辩滔滔广众间几个时辰者,惟郑忠耳。昔以版画之声名鹊起,今又以水墨之独辟蹊径、蜚声宇内者,惟郑忠耳。
品兄水墨,宜读庄子逍遥篇,鲲鹏之徙,其翼若垂天之云,扶摇九万里;宜鸣古曲八极游,覆天载地,吞吐无形。八荒迢递之外,一心自在;遗世独立之中,万物逍遥。聆听谷音①,境入希夷,伯牙子期,盖有神遇。东临碣石②,水何澹澹,高不可际,深不可测。神游极地③,身之缥缈兮,若浮洞庭之波;足之轻巧兮,如履峨眉之雪。徜徉异境④,与山水映带,巍巍影现;与涛浪相涵,浩浩汤汤。肥遁山居⑤,暑可更兮,夏堂飘雪;寒可易也,冬阁流春……
携版画之根基,舞水墨之蹁跹,焉能游刃如斯也?兄之心斋淡静,致万物虚明也!微子以为,惟淡静者,方怀闲雅之度,不为物役;不为物役,方能以无累之神,驭有道之技,与造物冥会;与造物冥会,方可通乎浩渺,出有入无。且夫天地之大美者,无不归于清寂、归于孤独也。非淡泊可以明乎?非宁静可以达乎?忆昔观澜画室,客子满堂,吾何独与兄之目成?羡兄心如古井,神争秋清,元气淋漓,高怀落落也;慕兄之笃定与静养也!嗣而小别半载,即获悉兄之《谷音》问世,而后屡传佳音,遂一发不可收拾。愚弟曾作《终南禅隐》与兄共勉:
霭霭终南隐,悠悠白日沦。
无言溪对月,有径树盘根。
淡墨山川古,轻锄草木春。
心归清寂里,花落渺无痕。
学者/诗人微言、画家郑忠、陈岳平院长
积之漠漠,藏之空空;身通造化,心感神人。身无尘翳则志不杂注,心无别思则笔有余闲。老子曰:天得一则清。惟抛却名缰利锁、陶陶于清寂者,其灵魂方可大同于宇宙,感知触摸大千至纯粹之言语,至美妙之音符,至纯净之色彩,至深邃之景界。神闲气静,蔼然醉心,心手相如,众妙方归焉。
愚弟以为,淡静者,不独为通向宇宙浩渺之秘钥,亦为涵养性情之不二法门。艺之所以为艺者,无非表现性情,诗书画艺,概莫能外。李太白《蜀道难》之奔放浪漫,王摩诘《山居秋暝》之空灵禅意,无一句不源其性情。王右军《兰亭序》之清朗逸致,米元章《珊瑚帖》之清奇怪癖,无一字不出其性情;董北苑《潇湘图》之清微逸远、平淡多奇,李希古《万壑松风图》之大劈斧皴,马一角《梅石溪凫图》之淡墨虚实,无一笔未烙其性情……固为艺者当先理自身之性情,而后理天下人之性情也。独精其技,不养其性,恐惟入其技而终难深入其道也。犹若一琴师,只练指法,不养琴度,只闻其声,不发其音,焉铸大器?孟子有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而诗书画品,固是人之一股精气,出诸逸人,顿现空灵;落乎俗子,遂呈腐臭。为艺者,不理自身之性情,可乎?
郑忠水墨画《海韵系列之五》
郑忠水墨画《海韵系列之六》
郑忠水墨画《海韵系列之八》
吾常感概:性情之养,言之非艰,行之维难,于斯世尤不易也!嗟哉!艺坛生态,随大道沉沦,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以艺之名捞官场资本之实者有之,乘官场浑水坐收艺利者有之,奔竞四方、金钱买嘱名号者有之,变通关节、希附荣宠者有之……此辈终非“真赏月者”,乃“欲人看其看月者”者也。一班龌龊之徒,不思才艺服人,只图沽名钓誉,为古今不齿。惟苦得一批才艺之士,迫于生计,苦思求售;时时为外力左右,难抵诱惑,嗣而迎合众人,心性渐次泯灭,终被世俗裹挟,没奈何随波逐流。实可嗟、亦可悲也!试问:古今为艺者,身入滚滚红尘,心陷名利之中,其境有臻于大雅者乎?此亦当下不出大家之因由也。
恬不易达,澹不易生。为艺之道,倘能践行淡泊,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若汲汲乎名利,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况二者彼消则此长,彼长则此消。斯理已明于兄之心中,不待言而后喻也。惟恕弟直言,兄自《异境》诸力作问世以来,心些许急,洵当配韦以缓己,何故反配弦而自急哉?官场污浊,兄当避之犹不及,况复趋之若鹜耶?以天地日月为心,焉与人争脚下尺寸之地、角眼前强弱之势乎?如此,所得者一,所失者十。
深山流水,其音不争。慧兄局量宏远,经纶雅志,当雪其燥气,扫尽炎嚣;凭兄才力,扛起一帜,笔楮自伸雅化,丹青力挽颓风:换言之,十载后,能以生涯甲子之郑忠笑傲人生半百之郑忠者,能察“今是而昨非”之郑忠者,则又一景界也!
郑忠水墨画《海韵系列之十》
自古诗书画艺,作之者固难,识之者犹不易也。能遇知音,固属幸事;一时甚或一生不遇,亦应笃定自我,宁守孤独。古人所谓“遇不遇,听之也”。平生酷爱野花,独爱其默默绽于荒山大野,寂寂凋于大野荒山。有人赏识,自呈五彩缤纷;无人问津,依旧姹紫嫣红:
闭关方半载,思悟胜多年。
叶落心原寂,泉流境自闲。
归鸦云曳曳,滴露水漫漫。
野径无人问,山花岁岁妍。
吾性散淡,惯却闲云野鹤。杜门以来,屡承兄及同仁荐拔;然自知孤介之性,落落不合时宜。是以退结草庐,手不释卷,聆听圣人清诲;阖门稽古,延迂腐于山舍,奉诗书以终身。今之论诗书画道,微言岂可望兄之项背?乃斧弄班门之所谓也。惟兄素知吾直道侍人,况蒙下问,敢不尽言?恕弟狂妄。
注释
①②③④⑤:《谷音》,《碣石》,《极地》,《异境》,《山居图》郑忠先生水墨代表作品。
郑忠水墨画《海韵系列之十一》
西湖漫笔
微言
草木识风霜,天涯酒醒孤山上。月人同寂寞,吴越互兴亡。山带风云气,泉流翰墨香。征鸿来又去,落木丹覆黄。渺渺虚空一片叶,遥遥青径两鞋霜。论才学识浅,忧世话头长。何人堪诉说?一月尚微茫。甲午霜冬,微子寻笔于西子湖畔,冀得雪鸿踪迹,其诗云:
孤山古澹泛云霞,白雪西泠岸上茶。
小步延冬两足迹,清诗酬我一生涯。
沄沄笔墨寻知己,草草杯盘度岁华。
前世应当为素月,几时修得共梅花?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