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震 ——“没老板”、策展人、藏家,
都可以用艺术家的身份化解
文 | 郑啸川图 | 前哨当代艺术中心&没顶公司
以艺术家身份为人所熟知的徐震近年来各种项目遍地开花,更多的时候,他是作为策展人的身份。这种“卷起袖子亲自下场”的做法自然引来不少争议,他不禁自嘲道“很多人甚至觉得我挺不尊重策展人的。”而他旗下的没顶公司更被称为是“策展机器”,他也因此获得“没老板”的绰号,在许多大型艺术项目上贡献良多。“没老板”最近的动向是在崇明岛出没,策划了岛上首个当代艺术群展“降临”。
没老板 徐震
在上海乡下的乡下,艺术降临
科幻片《降临》讲述了外星人降临地球,帮助地球人学习外星语言,从而地球人可以顺利存活到三千年以后,并反过来帮助彼时的外星人度过难关的故事。尽管策划人徐震对群展“降临”本身的科幻意义不置可否,但他也承认,在考察了整块地之后发现,尤其到晚上,前哨湾的很多风景在无人之境的确有些未知的神秘感。继而使他觉得原来比较文学性的题材并不一定合适,艺术顾问陆兴华便提出其实是挺科幻的,好像到了某种终点,或者是现有的感受无法解释。尽管是一次展览,但徐震觉得并不是要从展览的角度叙事,“这次的主题‘降临’更像一个动词——艺术来到了这个地方。”
“降临:发明风景,制作大地”展览现场,图片致谢艺术家及前哨当代艺术中心
在徐震看来,并不存在所谓单方面的艺术建设乡村,而是相得益彰,这与电影《降临》中“互助”的概念如出一辙。崇明岛的前哨湾,被当地人认为是上海乡下的乡下。一望无垠的田野,没有半点市郊的感觉,反而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徐震的没顶公司于一年前在崇明岛的南边放上一些雕塑,建立了没顶公园。一年后在岛上更偏僻的北面,又策划了崇明岛前哨湾首个当代艺术群展“降临”。岛上的“前哨当代艺术中心”也应运而生,除了展览以外,还将提供讲座、工作坊和艺术家驻地的活动。
前哨当代艺术中心
“62761232快递展”现场
2004年,徐震与杨振中等人曾经在没顶公司的前身——比翼艺术中心策划了一次“62761232快递展”,当时的开销不过三万余元,便做出了一个三十多人规模且效果挺不错的展览。十五年以后,同样是三十多位艺术家,没顶公司这架“策展机器”降临在崇明的荒郊野岭,包括展厅建设、室内布展、室外作品搭建等等,仅花费两百万元便做出一个全球混搭的当代艺术展。用陆兴华的话来说,专业而节制。
崇明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黄海盛新官上任,对于崇明岛“艺术旅游”的开发跃跃欲试,遇上已经在岛上试刀没顶公园的徐震,双方一拍即合。整个崇明区地产规划的政策十分严格,其他文旅小镇“地产先行,艺术锦上添花”的路数在此并不适用。无数次开会讨论之后,政府几乎放手全权交给没顶公司管理,从当代艺术的角度,带来不同的资源,产生新的感受,与其他的文旅小镇拉开距离。呈现在观众眼前的首先是室内的展览和野外的雕塑,背后是实施、政策、管理润物细无声,优化和引导艺术。
“降临:发明风景,制作大地”展览现场,图片致谢艺术家及前哨当代艺术中心
徐震并不是第一次接手类似的项目,上半年在广州便担任过空港双年展的艺术顾问。那也是一次当代艺术换新旧村的项目,与之不同的是,空港双年展的凤和村是乡村空心化,而崇明岛前哨湾则是完全野生的村落。
“极限混合”—2019广州空港双年展展览现场
野生,正如同徐震及其没顶公司的行事风格一样。今年11月正值没顶公司创建十周年。原先计划的庆祝活动因为每每开会总是凑不齐人而搁置,多个项目重合公司上下每个人都忙得连轴转。“等到二十年的时候再庆祝吧,”徐震本人也不以为意。忙碌如斯是因为徐震顶着除了艺术家以外的多个身份,策展人、公司老板、藏家等等。外界总是不乏对他开的没顶公司过于商业的质疑。徐震自己倒觉得很好,“至少让我保持每天很焦虑的状态,不光是挣钱不挣钱的问题,会有很多问题要考虑。”
位于上海市徐汇区龙腾大道2879号106室的没顶画廊
没顶画廊“沈莘个展:使饱和”现场,2019
没顶画廊群展“变量与供养” 现场,2019
在不确定中慢下来
Hi艺术(以下简写为Hi):这次“降临:发明风景,制作大地”的参展艺术家筛选标准是什么?
徐震(以下简写为徐):其实没什么太明确的标准,考虑到展品的不同形态,有大的雕塑,有需要阅读的视频,有的跟风景有关,并不太强调单个作品的主体性,而是希望整个观看体验丰富一点,给大家惊喜。
Hi:为什么选在崇明?
徐:我自己是上海人,小时候就来过崇明岛,长大再来发现这里不像中国很多其他地方,一两年就天翻地覆,一直就没什么变化。我很好奇,所以产生了兴趣。多来几次觉得环境很好,除了平时来发发呆、玩一玩之外,我觉得崇明始终有一种让人可以做点事情的冲动,其实很适合艺术家工作。所以我们去年找了两百多亩地的小庄园,放了雕塑先做了没顶公园,之后有了试点艺术和旅游结合的角度。
劳伦斯·维纳《浪奔浪流》图片致谢艺术家及前哨当代艺术中心
徐震 《进化—综合力量训练器》 图片致谢艺术家及前哨当代艺术中心
陆平原《星期六—花脸雪糕》图片致谢艺术家及前哨当代艺术中心
Hi:除了是中国第三大岛以外,在这里做艺术家驻留有什么特别?
徐:这里距离城市很近,有非常难得的安静。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稍微走几步就是一望无际的田野,跟北京的通州或者上海松江、奉贤的郊区不同,完全就是农村,真的有一点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感觉。整个崇明没有旅游景点,前哨村在崇明岛的北面,是崇明人认为的乡下。崇明不是很像上海,但崇明人的生活习惯和认知又靠拢着上海。我自己来得比较频繁,体会很深,艺术家朋友们来了之后也都有同样的感觉,跟他们看到的其他地方不太一样。
Hi:室外的雕塑与没顶公园的雕塑有区别吗?
徐:没顶公园是我们自己的雕塑,这边则有很多其他艺术家的作品。我觉得到今天当代艺术很难规划得一步到位,没顶公园也是做做、停停、看看。崇明的环境有一种不那么确定的感觉,好像准备开发又没有什么变化,艺术存在于这样的语境里挺好,很多东西都不肯定。艺术记者每周要看各种展览,其实到后面很疲。我也是,跟出席五六十场婚礼一样,已经麻木了。但我觉得在这里可以慢一点,不是那种“佛系”的慢,这里的环境会促使人们把在城里一脑袋的东西稍微消化一下。
庄辉《一只被放大的鸟笼》图片致谢艺术家及前哨当代艺术中心
何岸《无题》图片致谢艺术家及前哨当代艺术中心
施勇《可能》图片致谢艺术家及前哨当代艺术中心
艺术建设乡村挺虚伪
Hi:村里的室内展厅,艺术作品放置其中跟放在市区哪个白盒子里,似乎也没有特别大的不同。
徐:很正常。从你的概念上来说就是一个室内展厅。我们希望大家在室外看看,感受大自然,再回到室内看看,在感受上可以有区别,丰富一点。
Hi:那么在村里建艺术中心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徐:就是让大家离开城市。我们都反对所谓的乡建,艺术去乡村建设挺虚伪。好像城里一定比乡村高级,我觉得是互相的。在这里做一个展厅,哪怕条件简陋一点,展品的呈现还是挺不一样。很多驴友出去旅游,带出去的还是一套城市的装备,在山野间铺开在户外又过了两室一厅的生活。其实跟农民上山采药并不一样。而我们做这个项目则是试图处于这两者之间。我们无法回避自己是城市人的现实,习惯、说话和观念都是城市人。这里的展厅跟798或M50的展厅没什么区别,但有这样的旅程跑过来,有试图去不一样的念头就挺不容易。
Hi:展厅的搭建和灯光都比较简陋和临时,今后这些设施会升级吗?
徐:以参加艺博会的标准来说肯定是不够,但从另一种角度来讲,在这里好像也行,脱离了城市的语境,不用应和艺术市场的规则。
前哨当代艺术中心展厅现场,图片致谢艺术家及前哨当代艺术中心
邵一《伊醯伊醯》图片致谢艺术家及前哨当代艺术中心
没顶画廊在“北京当代·2019”的展位现场
没顶画廊在2018西岸艺术与设计艺博会展位现场
质疑源于不了解
Hi:有一些人会觉得你过度商业,你觉得艺术和商业的平衡在哪里?
徐:不用平衡,我个人对商业不存在排斥与否的态度。每个项目都不同,术业有专攻。景观、设计、创作、写作,所有事情都有商业环节,让商业正常就可以。我们提倡尽量帮助艺术家,不要过度“阴谋论”,很多质疑都是因为不了解,很正常。
Hi:没顶公司已经10年了,到现在为止还是蛮新颖,但没在艺术圈掀起什么特别大的波澜,更多是你个人的影响。比如徐震品牌的影响就比没顶品牌更大一些,你怎么看?
徐:我个人不是很在意。现在有太多做不完的事情和可以发挥的空间,都是一堆人在工作,画廊、没顶公园,artbaba等都有不同的团队,经常交叉在做。我可能像是一个吉祥物。也许这个阶段这件事效果好一点,下一个阶段那件事效果好一点,此起彼伏,我们并没有太刻意加强某一件事。当然也还是要靠时间,所有大家熟知的艺术大师都是品牌,需要长期的积累。我们做画廊的时候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从年轻艺术家开始,到一定阶段需要成熟艺术家,下一个阶段需要经典艺术家。这些艺术家怎么一步步走过来?中间肯定有起伏,有过渡,有成长经历,太正常了。我们只是擅长在不同的局限性下面找一个最佳性价比的方式呈现出来而已。
没顶公园现场
Hi:你曾跟蔡国强说过,当代艺术太局限于小圈子的游戏里,那没顶是否有一点在一个小圈子里自娱自乐的倾向?
徐:没顶肯定是一个小圈子,但应该还没有到自娱自乐的程度。其实今天开幕的这些艺术家也是各种小圈子,之后在宝龙美术馆的展览也是好几个小圈子,我们之前做的项目也是好多小圈子。最近半年接受的采访很多,隐约觉得媒体记者也在更新换代,很多人到一定年龄就转行了。我之前做过十多年非营利机构,那个阶段接触的艺术家少说有四五百个,远超过现在看到的小圈子。大家总觉得我们做事都能咋咋唬唬的,所以也愿意参加,当然也因为不管从我们做事的方式还是彼此的个人关系,艺术家们对我们都有正常的信任。小圈子对我来说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商亮《拳击人战舰》图片致谢艺术家及前哨当代艺术中心
汪建伟《镍,自然以及环境》图片致谢艺术家及前哨当代艺术中心
王郁洋《字典——光》图片致谢艺术家及前哨当代艺术中心
哪怕有错误,也可以用艺术家的身份化解
Hi:你拥有自己的画廊、公司、培训机构、艺术家、媒体,自己也是艺术家、藏家、策展人,也运营过非营利空间,差不多渗透了艺术圈的每一层生态。你的终极野心是什么?
徐:没有什么野心,这些事情就不难啊,就这样做做呗。最早不像现在有这么好的条件,前几天多伦美术馆开幕的展览里有一个单元展出了一些文献,是我2004年跟杨振中等人策划的“快递展”,里面写到大概三十多个艺术家,每人凑500元作为参展费,比翼艺术中心出1万元赞助费,全部算下来也就3万元左右。当时就能做一个三十多人规模,而且效果都挺好的展览。在今天3万元什么都做不了,让我感叹时代的变化。但没有变的就是我们这波人的主观能动性,遇到问题不仅是去解决,而且想得比问题本身更大一些。我们这些人的执行力还不错,也比较有热情和冲动,不惜一切代价把自己想做的事做出来。外面的人说我们很商业,我想这是废话,我不挣钱怎么去养活自己的这些兴趣呢?有些艺术家买车买房,我也买,但我多出来的钱愿意搞艺术,我们在艺术的投入上很大。
Hi:在采访的过程中,你是以一个什么样的身份在跟我聊天?
徐:应该是你问出来的问题我都能回答的身份。我涉及的事情比较多,这也知道一点,那也知道一点,就尽我所能都告诉你。整体来讲还是比较朴素和实在,不用回避什么。当然我更喜欢说是艺术家,哪怕有错误,也可以用艺术家的身份来化解。
周啸虎《甚至怀有恐惧》图片致谢艺术家及前哨当代艺术中心
马丁·克里得《作品No.587》图片致谢艺术家及前哨当代艺术中心(左)赵要《很有想法的绘画I-985》图片致谢艺术家及前哨当代艺术中心(右)
徐震 《欧洲千手古典雕塑》 图片致谢艺术家及前哨当代艺术中心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